|
|
刘慈欣:科幻让未来有更多可能
刘慈欣被誉为中国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本土科幻小说家,他凭借《三体》获得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雨果奖,是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际...[详细] |
浏览:212次 2018年12月19日 |
|
|
末代皇帝溥仪曾是个文学青年
末代皇帝溥仪少年时在紫禁城里深居简出,生活很是单调。为了摆脱孤独、苦闷的宫廷生活,他曾醉心痴迷于文学创作。但由于帝师徐坊、陈宝琛等人对溥仪的文学写作漠不...[详细] |
浏览:342次 2018年11月06日 |
|
|
陈寅恪的逸闻趣事
“一定聘他”1925年,清华学校成立研究院。一日,校长曹云祥与梁启超谈起导师聘任之事。梁启超说:“有一个人校长不知可曾注意过?”曹云祥说:“不知是哪一位高贤?”...[详细] |
浏览:357次 2018年04月24日 |
|
|
20年后再谈王小波
“我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东西藏得很深,在他嘲讽的背后,肯定有另一种东西。也许是怀疑,也许是失望,也许是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作为一个写作者,一个写得很深很远的...[详细] |
浏览:330次 2018年04月24日 |
|
|
关于石黑一雄,你要知道这些
1954年11月8日,石黑一雄生于日本长崎,1960年随家人移居英国,先后毕业于肯特大学和东安格利亚大学,并于1982年获得英国国籍。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其主要作品有《群...[详细] |
浏览:428次 2017年11月09日 |
|
|
毕淑敏:语文教学不应以培养作家为前提
毕淑敏:语文教学不应以培养作家为前提 搜狐教育讯 12月7日,由搜狐网、搜狐教育主办的“聚教未来:人文与科技“年度盛典在北京举行,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在《重拾汉...[详细] |
浏览:354次 2016年06月11日 |
|
|
叶嘉莹:愿做古典诗词“摆渡人”
叶嘉莹:愿做古典诗词“摆渡人” “我之所以这么老还在教书,是因为中国有这么多宝藏,但现在的年轻人走不进去,如入宝山空手回,这是年轻人的悲哀。”提起诗词,叶...[详细] |
浏览:357次 2016年06月11日 |
|
|
贾平凹:你信不信?我没有读过《百年孤独》
贾平凹:你信不信?我没有读过《百年孤独》 壹看到有人很快翻完一本书,我就替作家心疼傅小平:我是先看的《带灯》,而后读的《老生》,读到《带灯》后记里你写的一句...[详细] |
浏览:352次 2016年06月11日 |
|
|
何建明:纪念南京大屠杀应强调公民和国家意识
何建明:纪念南京大屠杀应强调公民和国家意识本文系凤凰网历史频道对话何建明先生文字实录,采访整理:唐智诚 嘉宾简介:何建明,生于1956年,江苏苏州人。全国劳动模范...[详细] |
浏览:362次 2016年06月11日 |
|
|
王蒙:我有光明的底色 最困难时不绝望
中新网北京1月20日电 (上官云) 提到著名作家王蒙,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他曾是14岁的少年布尔什维克,很早便进军文坛的年轻作家,作品几乎与当代中国社会如影随形,一...[详细] |
浏览:359次 2016年06月11日 |
|
|
余华:对当下社会的不平衡 我没有找到出路
“没有在人民的疾苦面前闭上眼睛,而是以犀利的目光洞察时代” 余华:对当下社会的不平衡 我没有找到出路不论是早期《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还是2013年出版的...[详细] |
浏览:358次 2016年06月11日 |
|
|
诗人张执浩:理想的诗歌在等待理想的读者
张执浩,作家,诗人,《汉诗》执行主编。著有长篇小说《试图与生活和解》、中短篇小说集《去动物园看人》,诗集《撞身取暖》等。张执浩何为诗?诗歌何为?举凡能够脱口...[详细] |
浏览:354次 2016年06月11日 |
|
|
蒋一谈:河流的声音是文学的声音
2009年,40岁的蒋一谈第一次提笔写作短篇小说。几年间,他以不疾不徐的稳健速度,为文坛贡献了《伊斯特伍德的雕像》《鲁迅的胡子》《赫本啊赫本》《栖》《中国故...[详细] |
浏览:359次 2016年06月11日 |
|
|
苏童:作家只能算是路灯 不可能取代太阳
1980年苏童成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一名学生,时隔35年,苏童以驻校作家身份再次走进母校,将举办阶段性的讲座和交流。21日,中心主任莫 言向苏童颁发了聘书,仪式后...[详细] |
浏览:345次 2016年06月11日 |
|